一)硬碟挂载操作1.查看c盘情况是否挂载上
df-h
该命令会显示出挂载c盘和挂载点,右图分别是系统盘,以及挂载的一个硬碟/dev/sda1
若某个c盘没有挂载上,可以使用fdisk-l命令,查看本机c盘的具体情况
有两个硬碟/sda/sdb,其中/sdb没有挂载
2.在指定的硬碟上创建分区
fdisk/dev/sdb
查看帮助(h),新建分区(n),删掉分区(d),查看分区情况(p),保存(w)
输入p查看分区情况
开始构建分区,这儿只完善一个分区
创建分区后查看已创建的分区c盘
低格分区(mkfs.ext4),切忌看一下之前分辨低格的形式
mkfs.ext4/dev/sdb1或则mkfs.xfs-f/dev/sdb1
加载分区
mkdir/data
mount/dev/sdb1/data
解挂硬碟(当挂载配置错误的时侯中标麒麟linux,查看这一步)
umount/dev/sdb1
3.设置开机手动挂载分区
c盘分区使用mount自动挂载以后,还须要把挂载信息写入/etc/fstab文件中,不然重启以后ubuntu linux,须要重新挂载。
系统开机时会主动读取/etc/fstab这个文件中的内容linux格式化命令是什么,依据文件上面的配置挂载c盘。这样我们只须要将c盘的挂载信息写入这个文件中我们就不须要每次开机启动以后自动进行挂载了。
echo”/dev/sdb1/dataext4defaults00″>>/etc/fstab
二)其他硬碟操作命令1.查看进程的最大文件描述符
cat/proc/${PID}/limits|grep“Maxopenfiles”
2.查看进程当前打开的文件描述符数
lsof-p${PID}|wc-l
3.df命令卡住
stracedf-h
4.加密文件解压
openssldes3-d-salt-in‘file_name’|tarxzf-
5.c盘ext4格式转为xfs
umount /data1
mkfs.xfs -f /dev/nvme0n1p1
#按实际name定义

mount /dev/nvme0n1p1 /data1
df -TH
6.centos安装supervisor
yum install -y epel-release
yum install -y supervisor
cd /etc
sed -i "s/*.ini/*.conf/g" supervisord.conf
7.c盘满了,找不到大文件
lsof | grep deleted | sort -nr
#查看当前路径超过800M的文件 并排序
find . -type f -size +800M -print0 | xargs -0 du -hm | sort -nr
#查看当前路径下前10大目录

du -h --max-depth=2 | sort -nr | head -10
8.更改linux时区为utc+0
ln-sf/usr/share/zoneinfo/Etc/UTC/etc/localtime
9.查看当前目录下文件数据大小总和
du-saccount_weekly_process_2*.ibd|awk‘{sum+=$1};END{printsum}’
10.提取个别列并按某列排序
cat messages.log |awk -F ' ' '{print $3,$12,$20}' >test.log
sort -r -k 3 -t ' ' test.log -o sort.log
11.ubuntu更改主机名颜色
vim /root/.bashrc
#添加下面一行
PS1="[33[0;32m]A [[33[0;31m]u[33[0;34m]@[33[0;35m]h] /[33[00;36m]W[33[0;33m] $[33[0m]"

source /root/.bashrc
33[0;32m设置字体前风景,即字体颜色为红色
A会在终端中显示当前的时间
假如想让终端恢复初始设置,我们这时侯只须要重新设置PSI的值,或则关掉当前终端,重新再打开一个就可以了,由于我们在终端直接设置PSId的值是即时生效,并且确是只对当前终端有效的。
接着是[33[0;31m]u,是将用户名显示成白色,u表示user。
下边的[33[0;34m]@,是白色显示@字符信息。
前面的[33[0;35m]h,是用紫蓝色显示主机名,h表示hostname。
紧接着是:号的设置显示成红色[33[0;34m]:。
之后是路径的显示设置,颜色是蓝色,[33[00;36m]W。
继续出来是终端符号root是#linux格式化命令是什么,普通用户$,显示成红色[33[0;33m]$。
最后就是我们自己输入的命令的设置了,默认吧,使用[33[0m]关掉终端颜色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