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Linux的过程中,安装Linux是每一个初学者的第一个门槛。在这个过程中间,最大的苦恼莫过分给硬碟进行分区。其实,如今各类发行版本的Linux早已提供了友好的图形交互界面,而且好多的人还是觉得无从下手。这其中的缘由主要是不清楚Linux的分区规定,以及它下边最有效的分区工具―Fdisk的使用技巧。

首先我们要对硬碟分区的基本概念进行一些初步的了解,硬碟的分区主要分为基本分区(primarypartion)和扩展分区(extensionpartion)两种,基本分区和扩展分区的数量之和不能小于四个。且基本分区可以马上被使用但不能再分区。扩展分区必须再进行分区后就能使用,也就是说它必须还要进行二次分区。这么由扩展分区再分下去的是哪些呢?它就是逻辑分区(logicalpartion)linux下载,再者逻辑分区没有数目上限制。

在学习linux安装时进行linux安装分区时的笔记,暂时记录出来,以供自己查阅,虚拟机共12GB.

首先分区

第一分区:/boot固定大小,100M,强制为主分区,引导程序。

第二分区:/根目录4000M

第三分区:/usr4500M,相当于windowsC盘下ProgramFiles,装软件用的。

第四分区:/var1500M,日志储存的地方,用户登录,读取c盘log。

第五分区:选择文件系统类型swap,1200M。显存置换空间,虚拟显存。

第六分区:/www500M,放网站的。随意加的。

其中SWAP分区在真实显存的1~1.5之间为宜,化学显存越大,可设置相对小一些;

对习惯于使用dos或windows的用户来说,有几个分区就有几个驱动器,而且每位分区就会获得一个字母标示符,之后就可以选用这个字母来指定在这个分区上的文件和目录,它们的文件结构都是单独的,十分好理解。但对那些初上手redhatlinux的用户,可就有点恼人了。由于对redhatlinux用户来说无论有几个分区,分给哪一目录使用,它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根目录,一个单独且惟一的文件结构。redhatlinux中每位分区都是拿来组成整个文件系统的一部份,由于它采用了一种叫“载入”的处理方式,它的整个文件系统中包含了一整套的文件和目录,且将一个分区和一个目录联系上去。这时要载入的一个分区将使它的储存空间在一个目录下获得。

对windows用户来说,操作系统必须装在同一分区里,它是商业软件!所以你没有选择的余地!对redhatlinux来说,你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你可以把系统文件分几个区来装(必需要说明载入点),也可以就装在同一个分区中(载入点是“/”)。

下边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来讲解这个困惑你们的问题。

Linux的分区规定

1.设备管理

在Linux中,每一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一个系统的文件,对于硬碟、光驱等IDE或SCSI设备也不例外。Linux把各类IDE设备分配了一个由hd前缀组成的文件;而对于各类SCSI设备,则分配了一个由sd前缀组成的文件。

对于ide硬碟,驱动器标示符为“hdx~”,其中“hd”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这儿是指ide硬碟了。“x”为盘号(a为基本盘,b为基本从属盘,c为辅助主盘,d为辅助从属盘),“~”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用数字1到4表示,它们是主分区或扩充分区,从5开始就是逻辑分区。例,hda3表示为第一个ide硬碟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充分区,hdb2表示为第二个ide硬碟上的第二个主分区或扩充分区。对于scsi硬碟则标示为“sdx~”,scsi硬碟是用“sd”来表示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的,其余则和ide硬碟的表示方式一样linux分区在那,不在多说。

比如,第一个IDE设备,Linux就定义为hda;第二个IDE设备就定义为hdb;下边以这种推。而SCSI设备就应当是sda、sdb、sdc等。

2.分区数目

要进行分区就必须针对每一个硬件设备进行操作,这就有可能是一块IDE硬碟或是一块SCSI硬碟。对于每一个硬碟(IDE或SCSI)设备,Linux分配了一个1到16的序列号码,这就代表了这块硬碟里面的分区号码。

比如,第一个IDE硬碟的第一个分区,在Linux下边映射的就是hda1,第二个分区就叫做是hda2。对于SCSI硬碟则是sda1、sdb1等。

3.各分区的作用

在Linux中规定,每一个硬碟设备最多能有4个主分区(其中包含扩充分区)构成,任何一个扩充分区都要占用一个主分区号码,也就是在一个硬碟中,主分区和扩充分区一共最多是4个。

对于初期的DOS和Windows(Windows2000曾经的版本),系统只承认一个主分区,可以通过在扩充分区上降低逻辑c盘(逻辑分区)的方式,进一步地细化分区。

主分区的作用就是计算机拿来进行启动操作系统的,因而每一个操作系统的启动,或则叫做是引导程序,都应当储存在主分区上。

这就是主分区和扩充分区及逻辑分区的最大区别。

我们在指定安装引导Linux的bootloader的时侯linux分区在那,都要指定在主分区上,就是最好的例证。

Linux规定了主分区(或则扩充分区)占用1至16号码中的前4个号码。以第一个IDE硬碟为例说明,主分区(或则扩充分区)占用了hda1、hda2、hda3、hda4,而逻辑分区占用了hda5到hda16等12个号码。

因而,Linux下边每一个硬碟总共最多有16个分区。

对于逻辑分区,Linux规定它们必须完善在扩充分区上(在DOS和Windows系统上也是这么规定),而不是主分区上。

因而,我们可以看见扩充分区才能提供愈发灵活的分区模式,但不能拿来作为操作系统的引导。去除里面那些各类分区的差异,我们就可以简单地把它们一视同仁了。

4.分区指标

linux分区合并_linux安装分区教程_linux分区在那

对于每一个Linux分区来讲,分区的大小和分区的类型是最主要的指标。容量的大小读者很容易理解,而且分区的类型就不是这么容易接受了。分区的类型规定了这个分区里面的文件系统的格式。

Linux支持多种的文件系统格式,其中包含了我们熟悉的FAT32、FAT16、NTFS、HP-UX,以及各类Linux特有的LinuxNative和LinuxSwap分区类型。

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分区类型号码来区别这种不同类型的分区。各类类机型码在介绍Fdisk的使用方法的时侯将会介绍。

5常用分区

/boot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个分区是有必要的,由于目前大多数的pc机要遭到bios的限制,毕竟假如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动分区,虽然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仍然还能启动。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50mb—100mb之间。并且假如想用lilo启动redhatlinux系统的话,富含/boot的分区必须完全在柱面1023以下。又因为8gb后的数据lilo不能读取,所以redhatlinux要安装在8gb的区域以内。

/usr分区,是redhatlinux系统储存软件的地方,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home分区,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这个分区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如果是多用户共同使用一台笔记本的话,这个分区是完全有必要的linux ftp,毕竟根用户也可以挺好地控制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如对用户或则用户组推行硬碟限量使用,限制普通用户访问什么文件等。虽然单用户也有完善这个分区的必要,由于没这个分区的话,这么你只能以根用户的身分登入系统,这样做是危险的,由于根用户对系统有绝对的使用权,可一旦你对系统进行了误操作,麻烦也就来了。

/var/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假如筹建了这一单独的分区,这样虽然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它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

/tmp分区,拿来储存临时文件。这对于多用户系统或则网路服务器来说是有必要的。这样虽然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或则用户对系统进行了错误的操作,文件系统的其它部份一直是安全的。由于文件系统的这一部份一直还承受着读写操作,所以它一般会比其它的部份更快地发生问题。

/bin分区,储存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dev分区,储存设备文件。

/opt分区,储存可选的安装的软件。

/sbin分区,储存标准系统管理文件。

里面介绍了几个常用的分区,通常来说我们须要一个swap分区,一个/boot分区,一个/usr分区,一个/home分区,一个/var/log分区。其实这没有哪些规定,完全是按照你个人来定的。但记住起码要有两个分区,一个swap分区,一个/分区。

Fdisk使用解读

下边通过介绍Fdisk的使用方式,来巩固里面所学到的各类关于Linux分区的知识。

Fdisk是各类Linux发行版本中最常用的分区工具,是被定义为Expert级别的分区工具,它让初学者有点望而兴叹。

1.Fdisk参数说明

运行Fdisk的时侯,首先映入眼睑的是欢迎界面,用户通过在这个界面中输入命令参数来操作Fdisk。用户通过提示键入“m”,可以显示Fdisk命令各个参数的说明。读者可以看见Fdisk有好多参数,而且常常使用的就是几个,假如读者熟练把握这几个参数就可以流畅地运用Fdisk,对Linux的硬碟进行分区。我们先简单介绍各个参数的意义,之后详尽说明几个重点参数。

用户在Linux中进行分区的时侯,最常用的参数分别是d、l、m、n、p、q、t、w等。

2.用Fdisk进行分区

在Linux分区过程,通常是先通过p参数来显示出硬碟分区表信息,之后按照信息确定将来的分区。假如想完全改变硬碟的分区格式,就可以通过d参数一个个删掉存在的硬碟分区。

比如d1,d2。删掉完毕,就可以通过n参数来降低新的分区。当按下“n”后,我们就可以看见新增的分区。这儿要选择新建的分区类型,是主分区还是扩充分区;之后选择p或是e。它们的区别在上文中早已说明。之后就是设置分区的大小。须要提醒注意的是,假如硬碟上有扩充分区,就只能降低逻辑分区,不能降低扩充分区了,在降低分区的时侯,其类型都是默认的LinuxNative,假如须要把其中的个别分区改变为其它类型,比如LinuxSwap或FAT32等,可以通过命令t来改变,当按下“t”改变分区类型的时侯,系统会提示要改变那个分区,但是改变为何类型(假如想晓得系统所支持的分区类型,键入l)。Linux所支持的分区类型号码和其对应的分区类型,可以参考表2(这种信息可以用l命令得到)。改变完了分区类型,就可以按下“w”,保存而且退出。假如不想保存,这么可以选择“q”直接退出。

fdisk是一款强悍的c盘操作工具,来自util-linux软件包,我们在这儿只说他怎样查看c盘分区表及分区结构;参数-l,通过-l参数,能获得机器中所有c盘的个数,也能列举所有c盘分区情况;

[root@localhostbeinan]#fdisk-l

Disk/dev/hda:80.0GB,80026361856bytes

255heads,63sectors/track,9729cylinders

Units=cylindersof16065*512=8225280bytes

DeviceBootStartEndBlocksIdSystem

/dev/hda1*176561448317HPFS/NTFS

/dev/hda2766280516386300cW95FAT32(LBA)

/dev/hda328067751397287455Extended

linux分区在那_linux安装分区教程_linux分区合并

/dev/hda5280638258193118+83Linux

/dev/hda63826583Linux

/dev/hda7553+82Linuxswap/Solaris

/dev/hda85938683Linux

/dev/hda9665877518787523+83Linux

在里面Blocks中,表示的是分区的大小,Blocks的单位是byte,我们可以换算成M,例如第一个分区/dev/hda1的大小假如换算成M,应当是6144831/1024=6000M,也就是6G左右,虽然没有那么麻烦,简略的看一下把小数点往前联通三位,就晓得大概的容积有多大了;

System表示的文件系统,例如/dev/hda1是NTFS格式的;/dev/hda2表示是fat32格式的文件系统;.

在此例中,我们要非常注意的是/dev/hda3分区,这是扩充分区;他下边包含逻辑分区,虽然这个分区相当于一个容器;从属于她的有hda5,hda6,hda7,hda8,hda9;

我们还注意到一点,如何没有hda4呢?为何hda4没有包含在扩充分区?一个c盘最多有四个主分区;hda1-4算都是主分区;hda4不可能包含在扩充分区里,另外扩充分区也算主分区;在本例中,没有hda4这个分区,其实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分区设置为主分区,只是我当时分区的时侯没有那么做而已;

再仔细统计一下,我们看一看这个c盘是不是还有空间?hda1+hda2+hda3=实际早已分区的容积,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算hda1+hda2+hda3=6144831+16386300+39728745=62259876(b),换算成M单位,小数点往前移三位,所以目前早已界定好的分区大概占用容积是62259.876(M),虽然最精确的估算62259876/1024=60800.67(M);而这个c盘大小是80.0GB(80026361856byte),虽然实际大小也就是78150.744(M);通过我们一系列的估算,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硬碟目前还有使用的空间;大概还有18G未分区的空间;

我们也可以指定fdisk-l来查看其中一个硬碟的分区情况;

[root@localhostbeinan]#fdisk-l/dev/sda

Disk/dev/sda:60.0GB,60011642880bytes

64heads,32sectors/track,57231cylinders

Units=cylindersof2048*512=1048576bytes

DeviceBootStartEndBlocksIdSystem

/dev/sda11572315860452883Linux

linux分区合并_linux安装分区教程_linux分区在那

通过前面情况可以晓得,在/dev/sda这个c盘中,只有一个分区;使用量差不多是百分百了;

我们还可以来查看/dev/hda的

[root@localhostbeinan]#fdisk-l/dev/hda

自己试试看?

我们也可以通过:cat/proc/partitions查看目前机器中的所有c盘及分区情况

df命令;

df是来自coreutils软件包,系统安装时,就自带的;我们通过这个命令可以查看c盘的使用情况以及文件系统被挂载的位置;

举例:

[root@localhostbeinan]#df-lh

Filesystem容量已用可用已用%挂载点

/dev/hda811G6.0G4.4G58%/

/dev/shm236M0236M0%/dev/shm

/dev/sda156G22G35G39%/mnt/sda1

我们从中可以见到,系统安装在/dev/hda8;还有一个56G的c盘分区/dev/sda1挂载在/mnt/sda1中;

其它的参数请参考mandf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学习,相信对于初学者来说,分区早已不再是Linux进阶中的试金石了。

Tagged:
Author

这篇优质的内容由TA贡献而来

刘遄

《Linux就该这么学》书籍作者,RHCA认证架构师,教育学(计算机专业硕士)。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