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为保证文章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文章内容可能会不定时优化改进,若您有建议或则文章存在错误请私信留言或评论见谅。下边以Ubuntu22.04操作系统为例,介绍具体的操作步骤,倘若本文对你有帮助,记得关注加收藏。
1、文章序言
1、Ubuntu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Debian的开源Linux发行版,其庞大的用户社区和活跃的开发者社区,为使用者提供广泛的服务支持(丰富的软件包和应用程序)和文档资源,受到用户和企业组织喜爱的。同时,Ubuntu有多个不同的版本类型,满足不同场景的用户需求,比如我们常用到的UbuntuDesktop(桌面版)和UbuntuServer(服务器版),以及面向云和物联网等场景的UbuntuCloud(云版)和UbuntuCore(核心版)。总的来说,Ubuntu是一个安全、可靠、易用、功能丰富且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适用于各类不同的使用场景。
2、挂载硬盘或U盘引导的方式这儿就不演示了,不同厂商的服务器或则笔记本的引导方法都不一样,具体参考厂家的指导说明,下边直接从启动安装工具开始为你们介绍UbuntuDesktop(桌面版)和UbuntuServer(服务器版)的安装步骤。
2、安装UbuntuDesktop(桌面版)
步骤一:如右图所示,在引导页面,使用鼠标上下键选择“TryorInstallUbuntu”,按“Enter”回车键确认开始安装Ubuntu。
步骤二:在安装程序的欢迎页面右侧,下降选择自己须要的系统语言(以“中文(繁体)”为例),之后单击左侧的“安装Ubuntu”按钮。
步骤三:在按键布局页面,依照需求,选择合适的按键模式,之后单击“继续”。
步骤四:在更新和其他软件页面,按照实际需求选择安装模式和是否进行更新,之后单击“继续”。
说明:正常安装为典型的安装过程,会安装常用的工具及软件,最小安装则是只安装系统基本的工具。若本次安装过程服务器没有联接互联网的条件或则不须要进行版本更新,则不须要勾选“其他选项”。
步骤五:在安装类型页面,按照实际需求选择c盘分区模式:
1、若无具体分区要求,则选择“清除整个c盘并安装Ubuntu”自动配置分区,同时也可以在“高级特点”中选择c盘是否使用LVM逻辑卷或则ZFS文件系统等中级特点linux 桌面操作系统,之后单击“现在安装”,执行前面步骤九。(中级特点不建议选择“无”,建议选择”在Ubuntu新安装中使用LVM”,ZFS暂时还没有LVM使用普遍)
说明:若在中级特点中勾选了”无”,则表示不使用c盘的中级特点,工具将按照c盘总容量手动创建普通分区并挂载使用;若在中级特点中勾选了”在Ubuntu新安装中使用LVM”,则表示使用c盘LVM逻辑卷功能,系统将手动在c盘上创建逻辑卷并设置和挂载逻辑卷分区,用处是前面针对”/”根分区和swap等分区可以动态调整大小和进行数据快照保护;若在中级特点中勾选了”擦除c盘并使用ZFS文件系统”,则表示c盘采用更先进的ZFS文件系统和逻辑卷管理器,并手动完成分区设置。
2、若有具体分区要求,例如单独为“/home”设置分区,则选择“其他选项”,之后单击“继续”,执行前面步骤六。
说明:自动设置分区默认是不启用c盘中级特点的,即没有使用LVM或则ZFS,因而后续调整分区空间特别复杂麻烦,建议自动设置分区前,先规划好要设置分区的空间才能满足后续系统运行和使用需求。
步骤六:如右图所示,系统安装工具手动辨识节点上的c盘,若设备上存在多块c盘(或多个RAID组),则选择Ubuntu系统要安装的c盘,之后单击“新建分区表”,并在弹出的“要在此设备上创建新的空分区表吗?”确认框上单击“继续”。
步骤七:右击“空闲”分区,单击“添加”,弹出创建分区窗口。
步骤八:在创建分区页面,按照实际需求,完成各个分区的创建,如右图配置完成后,之后单击“现在安装”。
目录挂载点配置说明建议大小描述
/boot
必配
512M及以上
系统引导目录,在UEFI(统一的可扩充固件插口)引导方法的系统中,称作“EFI系统分区”,这个分区用于储存启动引导加载程序和内核映像,以及启动所需的配置文件
可配
2G/4G/6G/8G等
显存交换分区,在节点化学显存不足时使用c盘空间提供额外的显存支持。由于是用硬碟空间提供虚拟显存支持,swap空间性能受硬碟类型限制,c盘性能较低场景配置swap空间反倒有可能会增加程序性能,条件充足场景建议优先扩容化学显存,而不是配置swap
必配
20G及以上
根目录linux学习视频,用于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因而绝大多数像‘’/home”、/opt”、”/var”等目录在默认情况下都是用的是根分区的空间,除非在安装时为她们自动分配了c盘分区,所以它须要足够的空间来满足系统、程序、应用的布署运行和数据储存
/***
可配
自定义
系统常用于储存数据、配置文件或日志归档的目录,比如“/home”、“/opt”、”/var”等,默认情况下这种目录占用的是“/”目录的空间,但也可以自动创建独立的分区并挂载这种目录
步骤九:在选择位置页面,按照实际情况,输入所在地查询并选择后,单击“继续”。
步骤十:在信息设置页面,按照实际情况,设置系统名称和创建普通用户及设置密码,之后单击“继续”。
步骤十一:等待系统安装完成后,单击“现在重启”,重启操作系统。
3、安装UbuntuServer(服务器版)
步骤一:如右图所示,在引导页面,使用鼠标上下键选择“TryorInstallUbuntuServer”,按“Enter”回车键确认开始安装Ubuntu。
步骤二:在系统语言选择页面,选择自己须要的系统语言后,按“Enter”回车键确认。
说明:此处通常选择English,系统安装完成后,如有须要可以下载并加载英文语言包。
步骤三:在安装可用更新页面,选择“Continuewithoutupdating”继续而不更新,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四:在鼠标布局页面,按照需求,选择合适的按键模式,之后选择下方的“Done”完成,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五:在选择安装类型页面,按照需求联通光标后按空格键选择“UbuntuServer”正常安装还是“UbuntuServer(minimized)”最小化安装,之后选择下方的“Done”完成,按“Enter”回车键确认。
说明:正常安装为典型的安装过程,会安装常用的工具及软件,最小安装则是只安装系统基本的工具。”。
步骤六:在网路配置列表页面,网卡默认获取IP类型为“DHCP”,按照实际需求,将光标联通到须要配置的网卡(右图以eth1为例)上,按“Enter”回车键打开配置窗口,选择“EditIPv4”,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七:在弹出的网卡配置编辑窗口中,选择IPv4Method为“Manual”手动模式,之后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八:按照实际规划,配置网卡所属子网、网卡IP、网关、DNS(未规划可不配),之后选择下方的“Save”保存,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九:网路配置列表页面可以看见网卡获取IP类型早已更改为“static”静态,且可以看见已配置的网卡IP信息,确认配置无误后,选择下方的“Done”完成,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十:在网路代理配置页面,按照是否有需求进行配置,配置格式为“proxy_username:proxy_password@proxy_ip:proxy_port”或者“:proxy_password@proxy_ip:proxy_port”。若不须要配置代理则留空,之后选择下方的“Done”完成,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十一:在Ubuntu镜像库房配置页面linux 桌面操作系统,按照需求更改镜像地址(例如阿里Ubuntu镜像地址“”),或则保持默认,再或则留空,之后选择下方的“Done”完成,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十二:若弹出镜像检测失败窗口,选择“Continue”继续,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十三:在引导储存配置页面,选择“Useanentiredisk”自动配置c盘分区,若设备上存在多块c盘(或多个RAID组),则选择Ubuntu系统要安装的c盘(如右图红框所示),并建议勾选“SetupthisdiskasanLVMgroup”配置c盘为LVM模式,之后选择下方的“Done”完成,按“Enter”回车键确认。
说明:LVM是一种在Linux系统上提供逻辑卷管理的技术。此处勾选“SetupthisdiskasanLVMgroup”,系统将手动在c盘上创建逻辑卷并设置和挂载逻辑卷分区,用处是前面针对“/”根分区和swap等分区可以动态调整大小和进行数据快照保护
步骤十四:如右图,在储存配置页面,查看手动分区配置,可自动调整分区大小或设置新的分区挂载点,之后选择下方的“Done”完成,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十五:在弹出的操作确认窗口,选择“Continue”继续,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十六:在信息设置页面,按照实际情况,设置系统名称和创建普通用户及设置密码,之后选择下方的“Done”完成,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十七:在升级到UbuntuPro版页面,选择下方的“Continue”继续,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十八:在SSH设置页面,按照需求选择是否为UbuntuServer系统安装SSH服务,对外提供SSH远程联接Ubuntu功能,之后选择下方的“Done”完成,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十九:在服务快照页面,按照需求可选择服务快照,也可直接不选,选择下方的“Done”完成linux开发培训,按“Enter”回车键确认。
步骤二十:等待系统安装,当下方出现“RebootNow”时,表示系统安装完成,选择下方的“RebootNow”完成,按“Enter”回车键确认重启。
4、设置root用户密码(Ubuntu各版通用步骤)
步骤一:系统重启完成后,使用安装过程中设置的用户登入Ubuntu操作系统。(桌面版使用图形化界面登录后,在桌面右击选择“在终端中打开”)
步骤二:执行以下命令,依据提示输入当前用户的密码,切换到root用户下。
sudo su root
步骤三:执行以下命令,依据提示设置root用户密码。
passwd root
5、安装英文扩充包(服务器版)
步骤一:在Ubuntu系统内,执行以下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版本。
lsb_release -a
步骤二:此处提供华为开源镜像站Ubuntu软件源中,英文语言包获取链接(点此抵达)以及其依赖包获取链接(点此抵达),请依照步骤一查询的当前Ubuntu系统版本,点击下载对应的“.deb”格式的英文语言包和依赖包,如右图。
语言包名称:
依赖包名称:
步骤三:借助FTP工具或则U盘等介质,将获取的英文语言包及依赖包上传到Ubuntu系统内,并执行以下命令,赋于英文语言包及依赖包可执行权限。(“/home/test/”替换为英文语言包及依赖包实际上传目录)
cd /home/test/
sudo chmod +x language-pack-zh-hans*.deb
步骤四:执行以下命令,安装英文语言包及依赖包。(“/home/test/”替换为实际语言包上传目录)
sudo apt install /home/test/language-pack-zh-hans*.deb
或则
sudo dpkg -i /home/test/language-pack-zh-hans*.deb
步骤五:执行以下命令,配置系统语言环境为英文。
sudo update-locale LANG=zh_CN.UTF-8
步骤六:执行以下命令,重启Ubuntu系统使配置生效。
sudo reboot
步骤七:执行以下命令,检测语言环境是否已修改为英文。
locale
步骤八:执行以下命令,可以看见帮助文档早已成为英文了。
ls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