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指的是一个提供硬件具象层、磁盘及文件系统控制、多任务等功能的系统软件。一个内核不是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一般我们所说的linux操作系统是一个集linux内核、工具集、各种库、桌面管理器、应用程序等一体的发挎包(发行版)。因而RedHat、Ubuntu、Slackware等是Linux的发行版本,更准确地说,应当称作“以Linux为核心的操作系统”。
Linux内核的特点Linux内核版本
通常来说,linux系统采用A.B.C.D的版本号管理方法,A表示主版本号,B表示次版本号,C表示修订版本,D表示更新版本号。其中次版本号为质数是稳定版本,为偶数表示有一些新的东西加入,是个不一定很稳定的测试版本,并且2.6版本之后,不再使用奇偶来来作为稳定和不稳定版本的判断。
以前使用最广泛的Linux内核版本:2.6、3.14、4.4、4.9;从Linux内核3.0版本以后linux内核版本历史,引进了设备树的概念,所有的硬件信息都用设备树来描述。目前最新的Linux内核版本是5.1.12。
Linux内核的五大基本功能Linux内核目录结构Linux内核的配置和编译
linux内核上面有成千上万的配置项redhat linux 9.0,因而,不会完全从0开始配置内核,在arch/arm64/configs/目录下,内核提供了各类平台的默认配置文件小型linux系统,比如exynos8895_defconfg等。一般默认配置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但有了一个与所用开发板相仿的默认配置,在此基础上调整上去将会愈发容易。这么对Linux内核进行所谓的配置虽然就是更改xxx_defconfig(其实也可以使用makemenuconfig,并且是一次性的),在上面添加类似于下边的格式:
只更改xxx_defconfig是配置的第一步,更改完须要执行makexxx_defconfiglinux内核版本历史,使更改的配置选项生效,这时会生成一个.config隐藏文件,可以通过查看这个文件看你的配置是否生效:
当确认配置生效以后,就可以在顶楼目录下直接执行make命令进行编译了。
以上是老韩对Linux内核的总结,如有不足欢迎见谅。假如对你有帮助或则将来可能对你有帮助不妨先收藏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