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blk是Linux系统中用于列举块设备(如硬碟、分区、USB设备等)信息的实用工具。它以树形结构展示设备之间的层次关系(如化学c盘与其分区),并显示设备的关键属性(如大小、挂载点等)。
lsblk常用选项
-a:显示所有设备(包括空设备)。
-f:显示文件系统类型、UUID、挂载点等信息。
-m:显示设备的权限和所有者信息。
-p:显示完整设备路径(如/dev/sda而非sda)。
-o:指定输出数组(如NAME,SIZE,MOUNTPOINT)。
--tree:以树形结构显示设备层次。
-J:以JSON格式输出(适用于脚本处理)。
实例与解读
1.默认输出(树形结构)
lsblk
数组解释:
NAME:设备名称(如sda表示第一块硬碟linux 看硬盘linux系统下载,sda1是其第一个分区)。
MAJ:MIN: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linux培训机构,供内核辨识设备。
RM:是否为可联通设备(1=是,0=否)。
SIZE:设备容量。
RO:是否只读设备(1=是,0=否)。
TYPE:设备类型(disk化学c盘linux 看硬盘,part分区,rom只读光碟)。
MOUNTPOINT:挂载点(如/根目录)。
2.显示文件系统信息(-f)
lsblk-f
-f参数是最常用的
新增数组:
FSTYPE:文件系统类型(如ext4,vfat,ntfs)。
UUID:设备的惟一标示符(用于挂载配置)。
LABEL:文件系统标签(可自定义)。
3.显示完整设备路径(-p)
lsblk-p
完整路径显示
4.JSON格式输出(-J)
lsblk-J
导入Json格式适宜后期剖析
输出用途:适宜通过脚本解析设备信息。
总结
lsblk是快速查看c盘和分区信息的核心工具,其最大的特征是直观。
结合-f和-J可订制输出内容,满足不同场景需求